近期,受氣候影響,我國多地遭遇強降雨,部分地區還發生了嚴重洪涝災害,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臨嚴峻考驗。為充分的發揮航空救援力量快速、高效、精準的特點,在重大洪涝災害面前為人民群眾搭建起“空中生命線”,成功通航積極開展防汛應急救援訓練,不斷提升航空救援能力,並在應急管理部門的領導下,開展了多次的應急救援彙總演練。

聞“汛”而動,快速響應
8月13日上午10時10分,隨着一陣急促的警報聲劃破長空,由長治市應急管理局組織的漳澤湖防汛演練正式拉開帷幕。演練設定背景為:因持續強降雨,市氣象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,濁漳河流域發生洪水,造成部分河道漫堤、通信中斷,在屯留區上村鎮西至河村東發生險情,多名群眾被困於孤島,另有一名群眾落水,地面救援力量難以迅速完成救援任務,市防指啟動Ⅱ級應急響應,情況萬分危急。
成功通航應急聯動指揮核心接到“求救”信號後,立即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。飛行、機務、航務、救援保障等各崗位人員聞令而動,迅速集結到位,進行飛行前安全檢查和任務部署。1架裝備精良的空客H225大型救援直升機和1架載有救援隊伍的空客H125直升機自成功汽車廠臨時停機坪騰空而起,以最快速度飛抵“事發”空域。
精準施救,“空中奇兵”顯神威
演練現場,水流湍急,真實地模擬了汛期復雜的水文條件。這對直升機的操控和救援人員的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考驗。
一、索降隊員,挑戰“生命之懸”
因強降雨影響,某村發生內涝,多名“群眾”被困,大家缺乏必要的食品和藥品,情緒極不穩定。指揮部組織空客H125直升機飛赴受災區域,經驗豐富的徐英剛機長駕駛直升機在內涝區域上方的安全高度懸停,機上救援隊員身負專業索降設備,如同“空中雄鷹”,迅速出艙,沿着繩索急速下降。強風中,他們身姿矫健,動作幹凈利落,克服了氣流擾動的重重困難,迅速抵達“內涝”區域展開救援工作。
二、絞車救援,搭建“空中走廊”
在“孤島”救援場景中,為幫助被困群眾迅速脫離險境,空客H225機長韓旭鵬架機飛臨“孤島”,憑借高超的飛行技藝,將直升機懸停在被困群眾上空,絞車手李誌堅熟練地操縱絞車,救援隊員穆艷傑如同“空中舞者”,順着鋼索平穩下降至被困居民所在平臺。他迅速評估現場安全狀況,安撫受困者情緒,為其戴上防護裝備和頭盔,然後通過絞車系統將受困者安全救上直升機。整個過程行雲流水,緊張有序,充分展現了救援人員精湛的業務技能和穩定的心理素質。
三、空中搜救,挑戰“生死時速”
在解救落水群眾的演練場景中,因為山洪暴發、水流湍急,山上救援人員一時無法找到落水群眾,空客H125直升機上救援人員利用直升機飛臨事發空域,在空中迅速找到受困群眾,並為其空拋救生圈,待落水人員接到救生圈後,直升機又在空中拉着救援繩索,將落水人員牽引至水面救援隊的沖鋒舟附近施救,整個施救過程僅僅用時五分鐘,安全順利的完成了空中搜救任務。
以練備戰,打造“空中生命線”
整個演練過程緊張逼真,各環節銜接緊密,參演人員協同高效,充分展現了成功通航在應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中的專業救援水平。此次演練是按照市委、市政府決策部署,積極開展“防大汛、搶大險、救大災”準備工作,不僅是對成功通航“全災種、大應急”救援能力的一次全面檢驗,更是對全體救援隊員應急處置能力的一次實戰錘煉。
據悉,進入汛期以來,成功通航以練備戰,加強了有針對性的防汛訓練,並在長治、晉城兩地應急部門的組織下,先後完成了澤州、陽城、沁源和漳澤湖防汛應急演練,受到國家、省、市三級應急管理部門的好評,體現了産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擔當。成功通航副總經理張浩新表示:“我們希望通過不間斷的訓練演練,完善預案、鍛煉隊伍,確保在真正的險情面前,能夠拉得出、沖得上、打得贏。在汛期面前,我們將時刻绷緊防汛救災這根弦,持續加強航空救援能力建設,打造一支召之即來、來之能戰、戰之能勝的空中救援鐵軍,用翅膀守護希望、用專業鑄就平安,時刻準備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貢獻‘成功’力量!”